期貨交易技術紛繁復雜,種類雜多,各有其通,悟透一項終生受益。市場中用的比較多的有均線的支撐壓制、布林帶上中下軌的引導價值、波浪理論的趨勢波段判斷、道氏理論趨勢判斷、MACD的強弱判斷、RSI的強弱分布等等不勝凡舉,但今天要說的都不是這些,這些技術用通也是價值千金,但今天跟大家講三條更實用的期貨實戰心得。
一、蓄勢越久,氣勢越強
如果價格連續多天在某一平臺處升降,在圖標中形成打樁式的情形,我們稱之為成交密集區,亦可說技術支撐區,這個密集區一旦出現向上或向下突破,會造成一個火光沖天的升勢或瀑布直下的跌勢。期貨交易中一定要留意這樣的交易機會。
古人云:蓄之既久,其發必速。好比火山,壓抑的越久,爆發起來的勢頭越兇猛。在密集成交區,多空交戰激烈,互相廝殺,在狹小的區域中,多空雙方的持倉只會越來越多,未平倉合約越多,場中押注的資金越大,對方向的爭奪越激烈。橫向震蕩的時間拉的越長,向上或向下的爆發力就越強。
當方向選擇后有三股力量會是助推力:其一為在密集區的布局,時間成本高,方向有利時,會乘勝追擊。其二為在密集成交區觀望的投資者,看到多空交戰出了結果,跟風入市,順勢而為。其三在密集區爭奪失敗的人會技術性止損,令突破性行情火上澆油。
由于這三種力量的結合,讓突破后的行情具有震幅大、速度快等特點,而且震幅的深度與速度跟震蕩區的時間周期長度有關。
像這種蓄勢震蕩的行情,沒有必要提前進場去博,等方向明確去追即可,沒必要冒做錯的風險,只需要手快即可,你需要知道震蕩的廣度就是破局后走勢的深度,突破后果斷去追收益必定可觀。
二、利用技術性回調做短線
期貨市場中再強勢的多頭都不可能一口氣沖到頂,再慘烈的跌勢都不能一次性跌到底,中間必定有盤整的過程,經過盤整才能開展新一輪的上漲或下跌。這個盤整我們稱之為技術性調整。
技術性調整是由三種力量構成的:
1、部分獲利盤斬倉,技術性買盤或賣盤使得市場出現相反方向的力量;
2、部分浮虧的資金,認死理繼續加倉,使得走勢出現曲折變化;
3、觀望資金認為這一波已經差不多,短線出擊,對價位也會有所沖擊。
技術性調整的出現也是有跡可循的,比如在升勢中,連續三根紅陽,但一根比一根短,漲幅在收縮;或者在連漲多日之后出現高開低走,出現一根帶上影線的陰線,這些都是表現升勢將要調整的信號。反過來,在跌勢中,連續三天下跌,但陰K一天比一天短,下跌力度在減弱;或者連續下跌后出現低開高走的現象都表現為將要調整信號。趁著升勢結束做空頭,或者跌勢結束做多頭,這樣可以順應市場運行的規則做短線。
但做技術性回調的短線時我們一定要知道,這在趨勢中僅僅是技術性的回調,不是大趨勢的改變,原先的運行軌道并沒有被改變,操作的級別只是短線進出,切不可留戀,要有清醒的頭腦,及時止盈!
三、關于突破信號的策略
究竟在突破發生前先入市,還是正當突破發生的時候當場入市,或者是等待突破發生后市場的反撲后價格破前高或前低時入市,三種方法各有門道!
采取預先方式,如果突破果真如愿,那頭寸就具有了價格優勢。正當突破發生時入市,則成功的把握較大,但是進場的價格就沒有優勢。突破反撲再入市,可惜是許多勢頭兇猛的市場運動并不給我們反撲的機會!這其中就存在取舍的問題,之前我的一篇關于取舍的文章中,把取舍的問題寫的很清楚,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。
也可以把三種方法綜合運用,估測市場即將突破,那么可以預先開10%到20%的倉位,如果市場果真突破,那么在市場突破時再加10到20%倉位,如果市場沒有突破,破了止損位就止損離場,止損不能超過兩次,如果市場突破以后,反撲后創了價格新高或新低,那么還可以加碼10%到20%的倉位。然后靜觀其變趨勢的演變,做出合理的操作,亦如金字塔式的加倉,第一筆單子投石問路,方向對了之后大部隊進場,錯了尋找下次機會,這種方式有利于倉位的管理和資金的運用。
這三種方式不是簡單的某一指標運用,更多是一種投資理念和技巧的結合,在期貨市場中,單純的運用技術指標去操作效果不會太好,在找準策略的同時用好資金管理,優化加倉順序,運用好交易策略,必將事半功倍!

抖音關注"海龜交易",學習更多交易干貨